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建军95周年·讲家风丨董老曾为六角钱,向中央作检讨

红船融媒 红船融媒 2023-11-10



2021年,《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为共和国的创立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同样在于他们及其后人精心培育的良好家风。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

为纪念建军95周年,红船编辑部与雪松控股集团旗下雪松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家风故事栏目”。雪松控股集团作为优秀民族企业代表,秉承“坚守实业兴中国,创造价值报社会”的初心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投身于公益事业。

“家风故事栏目”,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及革命烈士的后人们,娓娓讲述那些令人动容、心生敬仰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以飨读者。

董必武之孙董绍新在接受红船编辑部专访时说,爷爷董必武是一个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人。

1941年,中央派董老到红岩八路军办事处,担任南方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并亲自掌管红岩机关财务开支。受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影响,办事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为了改变这种困境,董老既要想尽办法改善大家的伙食,又不能乱花钱,经常在毫厘之间精打细算。

董必武

那时,办事处的伙食费为每人每月三块法币,按这个标准,包括周恩来总理和董老在内,大家每天只能吃一些空心菜、胡豆。董老和总理关心生病的同志,伙食条件相对好一点点。后来毛泽东主席来重庆,见大家的伙食条件这样艰苦,增加到每月五元六角钱标准,当时每个月的开支账目都由董老核查。

董必武手迹
一次结算伙食费的时候有六角钱平不了账,董老多次核算后仍然找不到原因,为此十分自责。在大家心中董老为人正直、生活简朴,工作和生活中很少有人能说出董老的不是来,更何况是损失六角钱的小事。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有人还劝董老说算了吧,钱又不多。董老很认真地说:我们党的经费来得不容易,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浪费铺张的权力。
因为这六角钱,董老执意在办事处的工作会议上作了检查,并亲自给中央写了一封检讨信。1985年10月,邓颖超重返山城重庆时,接见了抗日战争时期在红岩工作过的部分老同志。南方局和办事处招待所所长杨继干同志回忆起董老为六角钱作检讨的事情,邓颖超也想起了当时的情况,她叹息地说:那时为了六角钱,董老都作了检讨,现在有的人浪费国家资产几万元、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几千万元都不心疼呀!
董必武手迹
1945年董老代表国民政府赴联合国签署宪章时,国民政府考虑到外交形象,发给董老1200美元的置装费,再加上生活费、交际费等等,共计有2645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额费用。按照当时的物价折算,一美元相当于20块大洋,一个普通工人工作一个月才3到5块大洋的收入。这笔钱对董老来说也是一笔巨资,一向节俭的董老并没有把这些钱用在置装上,他的每一笔支出都有清楚的记录,他用了二十五美元在楼下成衣馆买了一套成装,用省下来的钱,再加上各界人士的捐助,按照周恩来总理叮嘱,买了一台技术先进的印刷机带回来,解决了党内缺少印刷机的实际困难。
董老在出国之前,董绍新的姑姑很想要一个洋娃娃玩具,但董老回来的时候,没有给家里人带任何东西。他能把巨资节省下来并用在党的事业上,也能为六角钱公开作检查,并主动向中央发出检讨信。
董老身上映现出的是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他能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都拿出来捐给党的事业,而且从来不认为自己对党和国家做了多大贡献。

撰文:王向明
统筹:张喜斌

程序编辑:朱向锋


★推荐阅读★

当代著名记者、新华社原副社长冯健逝世,享年97岁

项英之女项苏云同志逝世,一生仅与父亲相处12天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吧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